博大繁荣的大唐文化(一)

[复制链接]
查看2336 | 回复1 | 2020-10-27 11: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龙江秋月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0645843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隋朝统治时期,通过改革整顿,社会经济出现了“人多殷富”的短暂繁荣景象。隋文帝制定《开皇律》,废除许多酷刑,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在选拔官吏上,创立科举制度。隋炀帝时又通过进士科来选拔人才,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开端,对社会文化不断发展和人文教育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唐朝时期,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以及实行宽松开明、开放进取的文化政策,并广泛吸收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精华,造就了博大繁荣的唐文化。同时,随着唐朝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国力的不断强盛,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亚、非各国的使节、贵族、商贾、学者、艺术家、僧侣等络绎不绝地来到唐朝访问、贸易;唐朝派往国外的使臣、僧侣及去国外经商的商人也不绝于途。中国成为亚非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唐朝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使唐朝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一、哲学上
在哲学思想上,唐朝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是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既举起反对佛教的大旗,又吸收佛教中有利于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建立了新的儒学理论体系,以适应封建统治者在思想教化上加强对民众统治的需要。
韩愈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强调天命的权威,认为天有意志,能赏罚世上的人。他在《与卫中行书》中说:“贵与贱、祸与福存乎天”,人不可用人力去改变自己的天命,要求人们要严格按照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做人做事。同时,在《原毁》中,他提出“道统说”。他说:“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他认为古代圣人之间有一个传道的道统,这个道统在孟子时中断了,后来,只有荀卿和扬雄从中选取过一些,但选得不精,论述过一些,但不全面,现在由他来继承,所传之道是以“仁义”为主要内容。他说:“博爱之为仁,行而宜之之为义”。(《原道》)说明韩愈所传承之道是儒家的仁义之道。
同时,为了证明封建帝王统治百姓的合理性,宣扬百姓天生就要受统治者的统治,使百姓听天由命。韩愈承继了西汉大儒董仲舒的“性三品说”,进一步从思想上和人性上对人民进行麻痹和控制。后来,韩愈的弟子李翱又仿效佛教的“修行说”对儒学进行改造,提出“复性”的主张。李翱认为人性本善,圣人不为情欲所困,所以没有失去善良的本性;而凡人常常为情欲所困,不能超脱,所以就迷失了人的本性。因此,在社会人文教化中,他要求人们应当修炼到灭掉情欲,以求达到“弗思弗虑”的至诚境界,才能回归人性善本的目标。
韩愈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经过宋代周敦頣、二程、朱熹等人的继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理学(或道学)唯心主义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在社会人文教化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唐朝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是柳宗元和刘禹锡。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最后在柳州当刺史,又称“柳柳州”。他在《天说》、《天对》、《非国语》、《天爵论》、《时令论上》、《断刑论下》等文章中认为:宇宙是由运动着的元气物质构成的,宇宙有它自身的运动规律,自然界的季节变换、山崩地裂等自然现象都是地球自身内部运动的结果,与上帝无关。因此,他明确告诫人们“不穷导以为神,不引天以为高,利于人,备于事。”(《时令上》)他强调在社会人文教化中,应当重视人事而不应空谈鬼神天命,体现了唯物主义的教化思想。柳宗元被贬以后,由于心中苦闷,又企图从佛教中寻找精神上的安慰和寄托。所以,他对宗教唯心主义哲学又表现出容忍和吸纳,这就使他的唯物思想中又掺杂了唯心主义的因子,是一个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在《天论》中进一步发挥完善了柳宗元的唯物主义思想,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著名论说,具有积极的意义。他认为自然界(天)和人类社会都有各自独立的内在运行规律。自然界按照自然界的内在规律运行,生长万物;人类按照人类社会的内在规律运行,治理万物。自然界与生物之间,是依据弱肉强食的自然规律来维持生物链的运行,通过生存竞争来维持自然界的持续发展;人类社会群体之间,是依据礼法制度所规定的是非评判标准来维持社会的秩序。因此,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所以“天人不相预”,说明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不会去左右影响人类社会及人的祸福命运。当然,刘禹锡的唯物主义思想也是不彻底的,他是从封建礼法制度和道德标准来阐释“法制”和“是非”标准,缺乏强有力的说服力。并且,他也和柳宗元一样,在遭到贬谪打击后,又转向佛教,寻求心灵的安慰和解脱。
二、宗教上
随着唐朝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统治者为了在思想上进一步加强对民众的控制,允许各种宗教共同发展。当时在中国传播的宗教主要有景教、摩尼教和伊斯兰教等,但民众信仰的不多。人们信仰的主要是道教和佛教。道教是在中国本土发展起来的宗教,隋朝统治者虽然积极提倡佛教和道教并存,但实际上,当时道教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远不如佛教。到了唐朝,唐高祖李渊以道教始祖李耳为尊,积极扶植道教,希望借助道教来巩固唐王朝的政权,使道教得到空前的发展。唐太宗李世民认为,李氏江山得力于太上老君的保祐,所以把道教尊奉为皇教。唐高宗统治时期,尊奉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统治时期,将老子的画像颁于天下,令王公以下都要学习《老子》,同时,又封庄子为“南华真人”,文子为“通玄真人”,列子为“冲虚真人”,庚桑子为“洞灵真人”,使道教不断得到发展壮大,对社会人文教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后,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了隋唐时期,发展最为鼎盛。在南北朝时期,又传入了许多新的佛经,并对教义有了不同的阐释。同时,佛教的兴衰与统治者的好恶息息相关。隋文帝即位后,为了报答僧尼的抚养之恩,重兴佛教,大兴土木修建佛塔、佛寺。隋炀帝也自称是菩萨戒弟子,重赏佛寺,鼓励人们出家为僧尼。隋朝统治时期,佛教的地位超过儒教,日本多次派遣使臣来中国学习佛法。唐朝时期,佛教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宗派,各派虽异,但都在宣扬人的灵魂不灭,人生因果报应及六道轮回等封建迷信思想,引导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安于现状,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在佛教各派中,以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和禅宗影响较大。天台宗以智顗为代表,发源地为浙江台州天台山国清寺。因智顗常居住天台山,故称为“天台宗”;因以《法华经》为主要教义,也称为“法华宗”。 智顗(538年-597),俗姓陈,字德安,隋代荆州华容(今湖北公安县)人,祖籍颖川(河南许昌),世称“智者大师”、“天台大师”。在传承系谱上,尊龙树为初祖,以北齐慧文为二祖,慧思为三祖,智顗是四祖。智顗是中国佛教宗派史上第一个宗派——天台宗的始祖。他宣扬一切善恶“皆由心生”,世界本体是空无的,因此也被称为“空宗”,主要经书是《法华经》。他广弘教法,发明“一心三观、圆融三谛、一念三千说”等,形成天台宗的思想体系。“一念三千说”说明人心当下一念之中具足三千诸法,包容现象界的全体。心在迷惑时,含三千法,对此执着不舍;心在觉悟时,也含三千法,但对此并不执著,而是顺其自然,视为性德。同时,人心都有染、净、迷、悟的不同,但三千法不动丝毫。所以,智顗大师提出“一念三千说”,目的是教人观照当下一念之心,不论此心落于何种法界,都须就此一念观其实相即空即假即中,而就生命的实践意义来看,应当有个抉择的必要。
法相宗创始者为唐玄奘,发源地为陕西西安的大慈恩寺(即大雁塔和兴教寺)。法相宗因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对真实(相)和绝对真实(性)而得我,又强调不许有心外独立之境,所以又称为“唯识宗”。由于唐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常住大慈恩寺,也称“慈恩宗”。唐玄奘译的《成唯识论》一书成为中国唯识宗的主要经典,宣扬“万法唯识”、“心外无法”。唐玄奘(602-664),俗名“陈祎”,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人。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法名“玄奘”,尊称“三藏法师”, 俗称“唐僧”。“三藏”佛教典籍的三种形态,“经藏”是佛说的佛经,“律藏”是戒律,“论藏”是弟子著书立说,解释佛经及戒律等的著作,只有精通经藏、律藏、论藏的人才可以被称为“三藏法师”。 同时,唐三藏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唐玄奘为了探究佛教之要义和真谛,在贞观元年西出取经,历经艰辛,经过17年时间,行程五万多里,最终来到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求取真经,并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他一生致力于研究大乘佛教及小乘佛教等各种学说,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心经》等。唐玄奘既是继承印度正统佛教学说的集大成者,又是研究中国传统佛教成就最大的学者之一。同时《大唐西域记》12卷,详细记述了他亲身游历的110个国家和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神话小说《西游记》就是以此为原型创作而成的。
华严宗是中国大乘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也是中国佛教十三宗之一,发源地为陕西西安华严寺。华严宗以法藏为代表,宣扬“尘是心缘,心为尘因。因缘和合,幻相方生”,主要经书是《华严经》。法藏(643-712),唐朝佛学高僧,华严宗的创建者,又称“贤首国师”、“华严宗三祖”。 法藏在洛阳主要是翻译研究佛经,并进行佛教宣传教育活动。法藏的学术体系较为博大,条目繁多,如十玄门、十重观、华严三昧观等基本理论。他提出的“六相圆融”学说是源自地论学派,为法藏详尽阐释的学说,其理论依据源出《华严经·十地品》与《十地经论》。
“六相”是现象世界的六个范畴,即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比如以一只金狮子来看,金狮子是总相,眼耳鼻等是别相,眼耳鼻均为金子做成是同相,眼耳鼻外形不同是异相,因缘和合形成狮子是成相,因缘不和合则不成狮子是坏相。可见,六个范畴可以分成两组,一组是总、同、成,一组是别、异、坏。这两组概念看似相互冲突,实则相即相入,圆融无碍,是一个缘起的连锁,每一相都具足六相。总之,法藏以华严为宗,是建构唐代华严教义学的创建高僧,也是中国佛教玄学体系的最后创建者,他的理论学说与智顗的天台哲学,堪称是中国佛教理论的双璧,对日本佛教、韩国佛教的华严宗产生深远的影响。
禅宗又名“佛心宗”,发源地为湖北省黄梅县五祖寺。禅宗不是汉传佛教,又不离汉传佛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佛教。《六祖坛经》、《五灯会元》等是禅宗的佛经。慧能(638-713),俗姓卢,河北范阳(今涿县)人,是禅宗的代表人物,他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顿教法门,宣扬以“坐禅”、“禅定”来修炼自身。慧能得到禅宗五祖弘忍传授衣钵,对弘扬中国佛教及禅宗具有重要的意义。慧能传承弘扬的禅宗,说明佛教不从外来,众生佛性本具,得佛心者知佛不从外得,佛心在每个人自己的心中,达摩西来传的就是这个心印。慧能认为,佛性人人都有,所以他开创了“顿悟成佛”之学,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另一方面也使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因此,他被视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被尊为“禅宗六祖”
相传禅宗为印度僧人达摩在北魏时期创立的。禅宗五祖弘忍有两个大弟子,一个是神秀,创立北宗;一个是慧能,创立南宗。神秀的佛教修炼主张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阐明了渐悟成佛的道理。慧能的佛教修炼主张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阐明了顿悟成佛的道理。慧能认为,世上本来就是空的,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也是空的,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心如明镜,映照万物,不留万物。这是禅宗最高的境界,能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开悟了。
可见,神秀的渐悟修炼说是客观唯心论;慧能的顿悟成佛说是主观唯心论。但慧能的顿悟成佛说不但迎合了当时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心理寄托,而且又迎合了当时官僚地主幻想灵魂轻易进入天堂的需要。所以,南宗最终凌驾于北宗之上,在社会中得到广泛的流传,垄断当时整个佛坛,影响了当时社会人文教化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总而言之,唐朝统治者虽然重视佛教,但佛教始终没有处在独崇的地位。唐统治者总是平衡儒、道、佛三教之间的关系,这不但与各个时期统治者的好恶有关,而且也在客观上有利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但佛教的盛行,以及统治者对寺院滥施财物和赋税特权,造成了社会财富的极大损耗,不但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国家财政收入,而且也形成了僧侣地主与世俗地主之间尖锐的矛盾和冲突,造成了唐朝反佛斗争的态势。唐初反佛代表人物傅奕,他从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和地主阶级的利益出发,对佛教僧尼进行猛烈的抨击,主张除去佛教,令僧尼还俗生儿育女,以利社会国家的发展。他把魏晋以来的反佛人物编辑为《高识传》一书,作为反佛斗争的教材。安史之乱以后,社会经济出现危机,反佛斗争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代表人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他在《原道》和《论佛骨表》中,对佛教进行尖锐的批判,主张终止宣扬佛道,勒令僧、道、尼还俗,烧掉佛经、道经,把寺院改作民房,宣扬以儒家之道取代佛道。但韩愈没有从唯物主义无神论的根本立场去批判佛教教义,而只是主张从儒家的唯心论去反对佛教的唯心论,所以,在反佛斗争中显得苍白无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培哲 | 2020-10-27 11: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艺术上
在艺术上,唐代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音乐、舞蹈、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都取得很高的成就。由于唐朝统治者对音乐、舞蹈的重视,直接促进了乐舞的发展,创造了风格多样、优美和谐的中国民族乐舞。唐高祖时期,沿用了隋朝的九部乐唐太宗时期,把九部乐增加为十部乐,分为燕乐、清商乐、天竺乐、安国乐、康国乐、西凉乐、高丽乐、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并不断吸收融合国内各民族乐舞的特点和外来乐舞的精华,形成了唐朝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唐太宗时的《秦王破阵乐》和高宗时的《上元乐》,共有一百多人同台表演,场面极为壮观。
后来,唐乐又分为坐部伎和立部伎。坐部伎演奏时坐于堂上,显得高贵,共有六种乐;立部伎演奏时站在堂下,显得低贱,共有八种乐。唐朝著名的音乐家有中亚曹国人曹保、子善才、孙纲,一家三代善于琵琶;米国人米嘉荣,擅长歌唱;李龟年、李謩擅长吹笛。唐玄宗是一位深谙音律的帝王,他曾选拔坐部伎子弟三百人和宫女数百人,在梨园教以音声,称为“皇帝梨园弟子”,反映了音乐在唐朝已发展到很高水平。(参阅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中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6页。)
唐朝的舞蹈分为“健舞”和“软舞”两种,起舞时配以音乐。“健舞”出自西域,舞姿雄健、音乐节奏明快、迅捷有力。据说杨贵妃与安禄山善于跳健舞。“软舞”形成于盛唐,姿势柔软、音乐节奏舒缓、婉转悠长。唐玄宗开元盛世时,流行的《霓裳羽衣曲》,源于印度佛曲《婆罗门曲》,杨贵妃将乐曲改编为舞蹈,动作柔美、婀娜多姿、千姿百媚。中唐以后,盛行《六么》软舞。唐朝的乐舞在社会人文教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绘画和书法上,唐初,绘画以宗教佛像和贵族人物画为主,代表画家有阎立本、阎立德二兄弟。
阎立本(约601-673),唐代画家,官至宰相,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临潼县)人,出身于贵族,其父阎毗是北周的驸马,其母是北周武帝宇文邕之女清都公主。因为阎立本擅长书法、绘画、工艺等,隋文帝和隋炀帝都爱其才艺,入隋后官至朝散大夫等职。兄阎立德也擅长书画、工艺及建筑等,父子三人都以绘画等闻名于世。阎立本的代表作有《太宗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图》
《步辇图》内容反映的是吐蕃(今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唐蕃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历代帝王图》(又称《古帝王图》)刻画了汉至隋期间十三位帝王的形象,按历史顺序依次是:新帝王莽、后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蜀主刘备、吴主孙权、晋武帝司马炎、北周武帝宇文邕、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历代帝王图》力图通过对各个帝王不同相貌表情的刻画,揭示出他们不同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既体现了英明帝王的威武尊严,又刻画了昏君的萎靡之态,形象逼真。
盛唐时期,由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所以,画家的创作题材不断丰富,作画的技术也有新的突破,不管是人物画还是山水画都取得很大成就。画家开始关注老百姓的生活,很多画家开始以世俗生活作为创作内容。代表人物有吴道子等人。
吴道子(约680-759),唐代著名画家,又名吴道玄,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他是当时成就最高的画家,他对人物画和山水画都有很高的造诣,人们称他为“画圣”,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等,都是传世之宝。《送子天王图》描绘了佛祖释迦牟尼降生为悉达王子后,其父净饭王和其母摩耶夫人抱着他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庙时,诸神向他礼拜的故事。作者想象奇特,以释迦降生为中心,使天地诸界情状历历在目,令人神驰目眩。画中人物绰约多姿、场面欢乐祥和,展现了盛唐时期国泰民安的社会生活状况。
此外,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以画山水画闻名于世。画中景物逼真、描绘细致,是山水画北派的鼻祖。王维首创了水墨山水画,手法精炼、淡雅,富有诗情画意,是山水画南派的始祖,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唐朝绘画艺术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寺院、石窟和陵墓中的壁画。甘肃敦煌千佛洞中遗留下来的壁画最多,主要以佛经故事为题材,内容十分丰富,也有相当部分的壁画反映了唐朝社会百姓生产和生活的内容,不但为中国社会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而且也为中国社会人文教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唐代的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书法名家层出不穷,初唐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大家,他们都擅长于楷书,字体遒劲端严、飘逸潇洒,继承了南朝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楷书的风格。张旭和孙过庭是著名的草书家和书法理论家,留传有《书谱序》一卷。张旭的草书、李白的诗歌和裴旻的剑舞被称为“三绝”
中唐时期的大书法家有颜真卿、怀素等。颜真卿吸取了书法名家的精华,独创了方正敦厚、骨力雄浑、方中有圆、刚中含柔的颜体,代表作品有《颜氏家庙碑》、《颜勤礼碑》、《多宝塔碑》等。怀素是继张旭后又一位草书大家,他的草书奔放流畅、刚劲有力。他的《自叙贴》,是古典浪漫主义书法艺术的珍品。晚唐时期的著名书法家是柳公权,他擅长于楷书,吸纳百家之长,自成柳体,代表作有《李成碑》等。
唐朝的雕塑艺术主要以石雕和泥塑为主。在陵墓石雕中,唐太宗墓前的著名高浮雕石刻昭陵六骏,六匹骏马形态各异,神态栩栩如生,既显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又体现了高超的雕刻艺术水平,反映了大唐帝国自信和刚毅的性格特征。此外,在乾陵和顺陵前的巨大石雕群十分壮观、精美,也是唐朝石雕艺术中的珍品。
唐代的佛像石雕超越了六朝肃穆冷峻的宗教氛围,表现出雍容典雅之美。洛阳龙门奉先寺的卢舍那佛像以及永靖炳灵寺八十号窟北面的文殊像,是富有代表性的石雕杰作。四川乐山的石雕大佛像,是中国最大的石佛像。甘肃敦煌千佛洞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为著名罕见的艺术宝库。在现存的492窟洞中,唐窟有213个,并且立体泥塑佛像形态各异逼真,与窟中的壁画交相辉映,展现出雕塑艺人高超的技术和高度的智慧。从唐朝墓葬中出土的三彩陶俑,称为“唐三彩”也是世界上享负盛名的雕塑品。唐朝著名的雕塑家是杨惠之,人们称他为“塑圣”
二、科技上
唐朝在天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主要是出现了新的天文历法著作,创造出新的天文仪器。
唐代杰出天文学家一行和尚(673-727),本名张遂。他主编的《大衍历》是唐朝一部具有创新精神的重要的天文历法,它不但吸收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精华,而且对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修正,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特别是它比较正确地掌握了太阳在黄道上运动的速度和变化的规律。自汉代以来,天文学家都认为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速度是均匀不变的,而他采用不等间距二次内插法,推算出每两个节气之间,黄经差相同,但时间距却不同,他的算法比较符合天文实际,在天文学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同时,他还应用内插法中三次差来计算月行去支黄道的度数,提出了月行黄道一周并不返回原处,要比原处退回一度多的科学结论。可见,《大衍历》对中国天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明末的历法家们也大都采用这种计算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一行大师和唐朝工程技术专家、画家梁令瓒一起研究创造出了一架“黄道游仪”,用来观测日、月、五星的位置和运行情况,发现了恒星位移的现象,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在1718年提出恒星自行的观点早了将近一千年。后来他们还设计创制了“复矩图仪器” 及“浑天铜仪”,用来测量北极高度,从现在来看虽然有很大的误差,但用这种方法来测量子午线在世界还是第一次,比外国早了约90年。
传说有一天,唐玄宗在大明宫询问一行禅师社稷的运数如何?一行大师顾左右而言他。唐玄宗问了几次,一行才说:“銮舆有万里之行,社稷终吉。”唐玄宗不解其意,以为是吉语,所以心理非常高兴。后一行又送给唐玄宗一个小盒了,并对他说:“紧急时打开看。”但唐玄宗心理好奇,又不知其中为何物,所以便暗地里私自打开来看,看见盒中只有一小片“当归”,玄宗仍然不知是什么意思。后来安禄山造反,唐玄宗仓皇逃到四川,銮驾经过万里桥时,唐玄宗才忽然悟出一行大师的意思。“当归”出产于四川,如今唐玄宗回到了故乡,岂不是“当归”之意;同时,唐朝的末代皇帝是昭宗,昭宗曾封过吉王,这就是唐朝“终吉”的预言
医学上,唐朝不但继承魏晋以来的医学成就,而且又有新的发展,出现了分科的状况。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581-682),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人,出生于贫穷农民家庭。孙思邈幼年体弱多病,汤药之资费尽了家产。他从18岁开始立志学医,20岁就为乡邻治病。他对古典医学有深刻的研究,有24项成果开创了我国医药学史上的先河。他不但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在《千金要方序》中,他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他认为,救死扶伤是医生应尽的职责,反对医生利用治病来搜刮私利。他一心悬壶济世、身体力行,救死扶伤,不慕名利,用自己的一生去践行崇高的医德思想,是我国医德思想的创始人,被西方称为“医学论之父”,是与希波克拉底齐名的世界三大医德名人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继张仲景之后第一个系统全面研究中医药的先驱者,为中医发展立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
他的医学专著有《备急千金要方》(30卷),《千金翼方》(30卷),合称为《千金方》。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总结了历代医学家的医学理论和治疗经验,收集了5300多个方子,把妇科和儿科放在首卷,主张独立设科。他强调要注意药物配伍和辩证施治,首创了用复方治病的先例,提出了一方治多病和多方治一病的方法。《千金方》共收集了800多种药物,并对其中200多种药物的采集和炮制作了专门的记述。孙思邈对药物学和医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人们称为“药王”,他居住和采集过药物的五台山,也被人们称为“药王山”。
同时,公元657年,苏敬等上疏朝廷,要求编修新的本草。唐高宗准允了此事,指派长孙无忌、许孝崇、李淳风等22人与苏敬一起集体修订新本草。《新修本草》(世称《唐本草》)于显庆四年(659年)编成,全书共53卷,收集药物844种,比《本草经集注》增加114种,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定的药典,比西欧1494年意大利佛罗伦斯药典要早835年。
此外,752年,王焘编成的《外台秘要》40卷,是一部综合性医学著作。他不存个人偏见,博采众家之长,引用以前的医家医籍达60部之多,收集的方子多达6900多个,可谓“上自神农,下及唐世,无不采摭”。《外台秘要》不但保存了古代医书,而且对临床治疗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又名《理伤续断方》、《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方》,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蔺道人的医学思想源于《内经》和《难经》,以气血学说为立论依据,继承了葛洪及《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等骨科方面的学术成就并有所创新,他第一次倡导和规定了骨折脱臼等损伤的治疗常规,这是伤科外固定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实为后世小夹板固定的医学渊源。他是我国骨伤科学较早的奠基人,在医学史上有着重要的贡献。
昝殷是唐朝著名的妇产科专家,擅长妇产科和药物学。他精通医理,将几十年治疗妇产科常见病证的临床经验,仿孙思邈《千金方》体裁,撰成《经效产宝》一书。《经效产宝》是我国现存最早、流传最广的妇产科专著,具有很高的文献学和临床学价值,对后世医家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他对摄生、食疗也颇有研究,著有《道养方》、《食医心监》各三卷。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唐朝时期,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像。到文宗大和年间,四川和江淮一带民间已有“以板印历日”出售,说明了唐后期雕版印刷已相当发达。敦煌千佛洞发现的《金刚经》是现存最早的印刷品,但在1907年被斯坦因盗往英国伦敦。国内现存最早的印刷品是1944年在成都东门外一座晚唐墓中出土的《陀罗尼经》印本。
建筑上,唐都长安城规模宏伟,建筑设计对国内外的城市建筑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在中国建筑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说明唐代土木结构的建筑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水平。现存山西省五台县境内的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大殿,是国内仅存的两座木结构古建筑。陕西西安市的大雁塔、小雁塔是唐塔中最享盛名的石古塔,对中国建筑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策划:159.21.654321
    运营:182.62.654321
    量身定制创意文旅
    文娱赋能品牌经营
    
    时代.背景  
    浴场更像是电影片场   
    穿越回唐朝   
    穿越回三国   
    影视剧背景   
    
    人物.角色   
    人生不止一面   
    基础角色任选   
    影视角色演绎   
    明星角色梦圆   
    
    场景.剧情   
    浴场送来都是社交场   
    360度网红场景   
    22部影视剧情   
    明星陪您互动   
    
    主题.内容   
    主题性感内容丰满   
    12个经典主题   
    90项文娱服务   
    每个人都是导演   
    
    培哲.文旅   
    设计策划文旅项目   
    温泉.洗浴.酒店   
    商业综合体.主题街区   
    餐饮.乐园.景点   
    
  

  沪ICP备14047490号-19    沪公网安备 31010802001330号  

© 2005-2024 培哲® | 量身定制创新文旅全方位解决方案 / 
大唐浴乐园®三国浴乐园®穿越旅行团®均为公司注册商标   / 

返回顶部